人性是懒惰的,这跟互联网产品追求用户体验的目标也是一致的,让用户在满足需求的时候尽可能地减少用户的认知负荷及操作步骤。但这毕竟是一个讲商业利益的社会,人性的懒惰是很容易被算计的。
从我最近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说起,我跟我女朋友都是用的电信,两个手机号码共享一个套餐。某天我接到某个电信女业务员的Cold Call,让我办理挂机短信一个业务。办理这个业务后,其他人跟我打电话结束后将收到可自定义内容的短信一条,类似:XX先生或XX公司祝你生意兴隆,身体健康。妹子跟我说此业务第一个月免费试用,第二个月会进行收费。后来我说OK,她就帮我操作了。
过了三四个月后,我发现手机费用比之前多出80元,于是我登录电信网站进行资费查询发现挂机短信业务一个月要38元,而且我女朋友的号码也自动办理了这个业务。我也不做销售或开公司的,没这种需求,于是想在电信网站退掉这个业务,在网站上折腾了半个小时也没退掉这个业务,最后只能无奈求助10000电话办理,10000电话的人工服务入口也很深,在自助语音服务里按了好几个数字键总算拨通人工服务的电话,才算退掉这个业务。
1.进入成本低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电信业务员主动给我打电话,而且是她在电信的业务系统上帮我操作。我能做的只要被动地接受信息,然后同意就可以了,整个过程在5分钟以内。
2.业务的诡计
一般这种Cold Call都是妹子打过来的,毕竟女性亲和力强,心理防备也会低很多。这个业务具体多少费用妹子没有细说,并且是免费的,而且我也是可以随时取消的,给消费者一种这样的错觉: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试一试也没什么。
这个业务是自动延续的,不需要消费者的二次确认。假如运营商每个月发个短信都提示你XX业务还继续续费不?回复Y表示继续,回复N表示取消,运营商收入环比下降20%都是有可能的。
第二个月是收费的,虽然我被告知这个消息。但能从免费自动转换到收费,前提是商家能把手伸到你的口袋里,无论是信用卡还是预充值的形式。运营商如果没有手机欠费就无法拨打电话这条规则,想让业务默默地从免费转到收费根本是行不通的。
3.退出成本高
首先用户得觉察到,当我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产生了几百元的费用。当我想急切地想取消这个业务的时候,又浪费了不少的时间成本,期间你还要跟客户理论争取把钱给退回来。有些人可能觉得退出成本太高了,可能都懒得去搞。
我相信运营商用这样的手法肯定不是一次两次了,客服人员那么充足,电话销售成本那么低,用户群那么大,哪怕是1%的转化率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学会拒绝,懒惰会在不经意间让你付出无形的成本。
推荐一本书《Evil by Design》,五颗星,给你讲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去设计,从而达到你的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