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Phone的诞生

1.初见苹果

  苹果以设计的优雅与简洁著称,在2007年我第一次看到苹果公司的产品是iPod Nano 3,第一感觉就是你就想占有它。那时候用iPhone 3的人凤毛麟角,诺基亚手机大行其道。谁都没有想到手机的革命就这样来领,iPhone 4对苹果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机,从那以后,用触摸屏替代手机按钮成了一个无法避免的趋势。

2.苹果强大的控制欲

  苹果的产品之所有能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光有优秀的产品设计概念是不行的,关键还是要落地。操作系统代码的优化,软件应用的设计这些都是可以在硅谷轻松办到的,但是硬件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CPU  苹果从来没有设计CPU的经验,当iPhone配上耗电的大屏幕,就不得不考虑CPU的功耗问题。iPhone刚开始用的是三星的ARM芯片,到后来推出自己的A4,A5等系列芯片。为了控制产品的功耗与性能,敢于斥巨资和大量的人力研发自己的芯片

  触摸屏  触摸屏是iPhone,iPad的输入设备,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操控体验,虽然Windows Mobile手机已经实现了触控,但是用户却要拿着一根笔杆子在屏幕上戳来戳去,而且不支持多点触摸。苹果抛弃了电阻式触摸屏,而选择了当初相对不成熟的电容式触摸屏,用户在触摸屏上有不一样的交互体验。当时台企制造触摸屏的良品率比较低,为了提升利润,让工人们使用有挥发性的有毒气体代替酒精去擦拭屏幕,所有才有苏州工业园区的抗议示威,这都是发展中国家工人的血与痛。供应商的良品率,使用什么样的流程和工艺,这些都是在苹果的控制之下的,某种程度上这种行为是得到苹果默许的。 

  显示屏  三星和LG是苹果供应商绕不开的弯,拿到苹果的订单,一方面有了出货量和利润的保证,另一方面也是对供应商生产能力和质量的肯定。三星和LG因为有韩国财团的支持,才有财力去研发高端的显示技术,而台企彼此比较了解,互打价格战压低利润,根本拿不出多余的财力去做研发,在面板需求低的时候,三星通过自己的垂直整合能力自供自求;在面板需求高的时候,三星又是台企等企业的客户。这种亦敌亦友的身份让同行的台企拿不出有效的策略来对付三星

  总之,没有诸多硬件供应商在关键电子元件和材料研发上的成功,苹果也出不来那么优秀的产品,乔布斯之所以把位置传给Cook,也许跟苹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供应商的控制程度上。这么强的控制能力有时候也许只有变态才能做得到吧。

3.苹果产品的渠道

  各个元件在台湾,韩国,日本等国家生产好后然后运往深圳的富士康组装,组装后在香港的飞机空运至美国的阿拉斯加然后分发到美国的Apple Store和其它国家。中国一般不在苹果产品的首发区域中,中国是苹果产品的组装地,也是苹果产品巨大的需求池,最新的水货苹果iPhone价格都能炒到苹果官网价格的2~3倍,水客们频繁地往返在香港和深圳两地

  苹果最近挖了某时尚品牌的女高管,就是为了控制运营商,零售店等销售渠道,最大限度地提升用户的品牌认知。

4.最后

  这本书大概看了60%左右的,个人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不必细读,有些东西写的还是挺深入的,处于制造业的同学可能觉得写的太浅,推荐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