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定位与营销

最近看了《2小时品牌素养》(以下简称2小时)和《定位》,2小时这本书个人觉得只能算是对定位咀嚼消化的阉割版本,如果看过定位,2小时不看也罢每天我们接触众多的产品和营销咨询,在超市的货架列表同类商品经常有十多种提供选择,如何让顾客买的时候第一个选择你从而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这都得通过品牌的概念来完成。

八九十年代,消费者还没被成熟起来,只要敢于花钱在央视上做广告,在农村的小卖部贴宣传单,你就开始赢了,后来竞争激烈了,大家都开始会做广告了,商品开始有了最简单的定位,都倾向于把什么便宜都占尽的大众产品,又好又便宜,反正就是很好了。后来中国加入WTO后,竞争更为残酷了,市场开始有了一定的区分和细分。一味地玩价格战,其实对自身品牌很有伤害的,一方面伤害了公司品牌的形象,另一方面无法使品牌产生溢价。

定位中最重要的营销理念就是如何产品与消费者大脑中的概念挂上够钩,尽可能地在消费者的脑力资源中占据独一无二的位置。比如提到运动类的穿着,你第一想到的耐克和阿迪达斯;提到创口贴,你会想到迪帮;提到安全套,你会想到杜蕾斯。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人们想买此类产品的时候,你总是被第一个想到的,因此你在该市场占据绝大多数份额是很自然的事情。人们总是记得起第一个而不是第二个。你知道珠穆朗玛峰但不知道第二高的山峰是什么。第一个进入市场的总是占尽先机,IBM第一个制造个人计算机,提起IBM我们就会想起计算机,反之亦然。那么作为后来的市场竞争也者,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呢?占据消费者没有被占据的脑力资源,比如碳酸饮料市场已经有可口可乐和百事了,娃哈哈再尝试在这个市场超越他们是非常难的,因此它推出占据营养饮料的概念的新产品:营养快线,这样推广起来就容易多了也避开了竞争对手的锋芒。我相信娃哈哈最近推出的”格瓦斯”销售业绩应该不错,虽然这个名字不太好记,可是在中国市场上没有人提过”液体面包”的概念,只要娃哈哈坚持这一营销概念,消费者会买帐的。

品牌营销中的一大误区就是”品牌延伸”,比如施乐是最先在市场上推出打印机并大获成功,后来施乐收购了一家计算机公司并改名为施乐计算机,想借助原先施乐品牌的影响力来扩大在计算机市场的品牌,意欲打败IBM,数年来烧了很多钱但其计算机产品的销售额一直不尽去人意。一提到联想,我们想到的台式机笔记本,联想曾经推过数码相机品牌延伸短期上确实有诸多好处,可以少花一点钱做宣传,短期内可以快速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从长期来看,也有诸多弊端。比如一提起施乐,人们不知道指的是计算机还是打印机,品牌因涵盖诸多产品变得模糊。 故而有了多品牌战略,宝洁公司堪称典范。海飞丝牢牢占据去头屑的概念,潘婷占据柔顺的概念。基本上能想到的好的概念都被宝洁公司的子品牌占据,其他公司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想一个未被其他公司占据的概念,比如结合中国人的特点以黑发为特点。

好的品牌不光能占据消费者好的大脑资源,更需要长期的营销,产品及服务的优秀品质管理。